第 516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古代佛像的成纹工法

佛教造像的成形工艺视材质而定,表面上的纹饰也一样,木石类的纹饰采雕刻工法,陶瓷类的纹饰采模印工法,泥质类的纹饰用捏塑工法,本文碍于篇幅所限,选择石雕造像为例,从镂空、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及高浅浮雕并用等角度,说明它们的成纹方式。

一、镂空技法

镂空是将纹饰以外的地子去除,仅保留纹饰的做法,此一工法在玉石工艺中使用良久,也被佛雕工匠用来制作佛像。

 

例如图一为北齐的双半跏思惟菩萨像,此碑有圆拱形的树形背光,龛内雕制二尊思惟菩萨,单手触颊、单腿盘起、半跏并坐,旁边侍立二对菩萨和弟子。龛上还有坐佛、弟子及飞天,飞天手执华绳,裙带飞扬。龛下以香炉供养,威猛的狮子和金刚力士护持道场。

 

主尊双菩萨和胁侍菩萨与弟子身旁皆透雕成空,龛柱和龛楣采多层镂空法透雕为画面中的前景,二树相连所形成的背光则是后景,龛上的坐佛、弟子、飞天及华绳也用多层镂空法透雕为凌空状,立体感极强。

 

类似的镂空技法亦可见于河北地区所出土的北朝佛像中,是此一地区、此段时期的造像特色,如河北邺城出土的半跏思惟菩萨像与弥勒佛坐像皆可作为对照的参考。

 

二、线刻技法

线刻技法是以刀具雕刻的阴线纹组成纹饰,此一方法传承已久,用在佛教造像中别有一番风味。

 

例如图二为明代的观音菩萨碑像,此碑下半部已经残佚,表面可见明代万历年的年款及崇祯时期所刻的《心经》文字,碑体中间为观世音菩萨,菩萨头戴花鬘宝冠,冠上覆盖头巾,身上穿着宽松的衣衫,胸前佩挂花形装饰,双手交迭于腹前,神情端庄温婉。

 

菩萨的整体造型皆以较粗的阴刻线纹构成,脸部、颈部及双手则以剔地法形成突起的线条,可以强化五官和手部的表现,但是花鬘宝冠和纤细如丝的头发,以及衣服上的纹理,都是用阴刻细线纹所完成的。

 

此种阴刻技法使佛教造像的纹饰形成平实的画面,犹如用笔绘画一般的流畅自然,风格朴实而有韵味,亦可见于其他考古出土物或公私收藏的造像碑上。

三、浅浮雕法

浅浮雕法是将纹饰以外的地子稍为磨低,俗称剔地、减地或去地,使纹饰微微突起的方法,也是佛教造像常见的成纹工艺。

 

例如图三为北魏时期的造像碑残件,此块残件是造像碑的上半部,表面现存原主龛的火焰纹龛顶,龛顶上面环列一排伎乐天,拿着各式乐器演奏,其上为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像,周边侍立胁侍菩萨和倾听佛法的比丘,上方则有飞天手持宝物供养。

 

所有纹饰周边皆磨去一层石料作为地子,使纹饰微微突起于表面上,再用阴刻细线纹标示五官和衣着纹理,虽然磨去的石料不多,但是纹饰与地子之间的些微落差仍能发挥突显纹饰的效果。

 

类似的浅浮雕技法亦可见于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中层第二龛基部的供养人行列上,微微突起的人像与阴刻细线纹搭配,呈现独特的韵味。

四、高浮雕法

高浮雕法是将纹饰周边的地子磨得较低,使纹饰高高突起于器表上的方法,可说是佛教造像最常见的制作工艺。

 

例如图四为唐代的大理石台座, 此器呈圆柱状,中间向内收腰,底部朝外扩展,形成上小下大的造型。座身顺着器型的宽窄变化切琢为阶梯状,表面以规律性的圆珠纹和莲瓣纹作装饰,收腰处开八个圆拱形的小龛,龛内各有一尊神王像。

 

神王的造型各不相同,依序称为珠神王、狮神王、河神王、鸟神王、龙神王、火神王、风神王及树神王,每尊神王周边皆磨去比较多的地子,使其高高突起,形象极为立体。

 

此类高浮雕法普遍见于石质造像碑与依山凿建的石窟寺中,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收藏的唐代四大天王组像,运用高浮雕展现天王雄健威武的气势,可以作为对照的参考。

五、高浅浮雕并用法

除了上述四种技法之外,还有将高浮雕和浅浮雕二种技法混合并用的方式,也常见于石窟寺院及造像碑上。

 

例如图五为北齐的造像碑,此碑的内容丰富,正背两面都分为碑额和碑身,图中所示为正面碑身,是全器的主龛,龛内有二株宝树相连,树下为佛七尊像,主尊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旁侍立双弟子、双辟支佛及双菩萨,宝树两侧各有一身飞天,以凌空飞翔的姿态增添动感。

 

所有纹饰的减地程度不同,主尊佛和须弥座去地最深,六位胁侍弧形排列,去地程度由内向外逐次递减,上方宝树和飞天去地最浅,此种减地上的差异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前景、中景及后景,让纹饰富有层次。

 

镂空、线刻和浮雕,各有不同的效果,从中可见古代工匠依造像需求所做的巧思与变化。下期将从形的角度,介绍佛教造像的特色。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