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3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古器物学讲座——中国古代陶瓷专题⑳ 辽代陶瓷

辽代.黄釉划花长颈瓶+瓶身高长,表面敷白色化妆土,刻划花纹,高温烧制定型,再施黄釉,低温烧成黄彩。(图一)+图片来源:《中国陶瓷全集9辽+西夏+金》,页105,图65。辽代.黄釉划花长颈瓶+瓶身高长,表面敷白色化妆土,刻划花纹,高温烧制定型,再施黄釉,低温烧成黄彩。(图一)+图片来源:《中国陶瓷全集9辽+西夏+金》,页105,图65。

辽代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时间约在五代~北宋时期,与中原汉地及西域各国都有密切的关系。契丹人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学习汉人设窑烧造陶瓷,开创出独树一格的陶瓷艺术。

 

辽代陶瓷取材于当地黏土,大部分的器物用陶土制胎,只有少数仿定窑的白瓷用瓷土制作,但是坊间还是统称「辽瓷」。此时的产品既有中原类型,也有游牧风格的形制,本文选取五件典型器物,介绍它们的特色。

 

一、黄釉长颈瓶

长颈瓶是辽代的典型器之一,器身高长,瓶口较大,口沿有喇叭形和圆盘形的变化,也可以做成鸟首状,表面以绿釉、黄釉、白釉或剔刻等装饰。

 

例如图一为辽代的黄釉划花牡丹纹长颈瓶,此器是辽宁省博物馆藏品,瓶口外敞如喇叭状,颈部长而收束,肩部平缓向下倾斜,腹部深长且上宽下窄,表面施以黄釉。

 

仔细观察瓶体胎色和釉下纹饰,可以还原当初的制作过程。陶工先用质地较粗的黏土制作胎体,敷上白色化妆土,然后在颈部环刻平行弦纹,在肩部和腹部浅刻牡丹花卉,高温烧制定型,再罩上黄釉,低温烧成黄褐色的釉彩。

 

由于阴刻线纹部分会露出胎体,积聚釉料,因此颜色较深,即使在比较深暗的黄釉或绿釉覆罩下,仍能具有突显纹饰的效果。

 

辽代.绿釉单孔皮囊壶+壶身上扁下圆,顶部有管状壶流与鸡冠形孔鼻,孔鼻内部透穿小孔,俗称「鸡冠皮囊壶」。(图二)+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4内蒙古》,页87。辽代.绿釉单孔皮囊壶+壶身上扁下圆,顶部有管状壶流与鸡冠形孔鼻,孔鼻内部透穿小孔,俗称「鸡冠皮囊壶」。(图二)+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4内蒙古》,页87。

二、绿釉皮囊壶

皮囊壶是契丹族的传统水壶,用皮革缝制而成,方便游牧民族随身携带。当他们转为定居生活后,盛行用黏土仿制皮囊容器,产生陶瓷皮囊壶之品类。

 

例如图二为辽代绿釉单孔鸡冠壶,此器由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浩尔吐乡桦杆子沟村出土,壶体轮廓近似椭长方形,器身上方较扁,其下逐渐圆阔,顶部竖立圆管状的短壶流与鸡冠形的孔鼻,孔鼻内部透穿一个小孔,提供穿绳挂带,俗称「鸡冠皮囊壶」,是辽代皮囊壶常见的形式之一。

 

此器的胎土较粗,表面先敷一层白色化妆土,高温烧制定型,再施绿釉,低温送烧。由于化妆土和釉料并未施满全器,腹底可见灰黄的胎质原色、白色化妆土及低温绿釉层层相叠的关系。

 

辽代皮囊壶的器身长短不一,鸡冠形的孔鼻处亦可做成弧形提梁,或者带有小孔的象生动物,造型富有变化。

辽代.三彩鸳鸯注壶+鸳鸯造型,鸟喙即是壶流,背上突起花形注水口,其后连接弧形把手,表面施加多色铅釉。(图三)+图片来源:《中国陶瓷全集9辽+西夏+金》,页144,图113。辽代.三彩鸳鸯注壶+鸳鸯造型,鸟喙即是壶流,背上突起花形注水口,其后连接弧形把手,表面施加多色铅釉。(图三)+图片来源:《中国陶瓷全集9辽+西夏+金》,页144,图113。

三、三彩鸳鸯形水注

水注是中国陶瓷的传统品类,形状随着时代和窑口而改变。辽代一方面吸收中原汉地的水注造型,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制作富有特色的形制。

 

例如图三为辽代的三彩鸳鸯注壶,此器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辽代墓葬出土,采模印法制作壶体正背两面,再组合成鸳鸯的器形,鸟喙内部透空为壶流,背上突起花形注水口,其后连接弧形把手,方便提取,表面敷有白色化妆土,高温烧后施以低温铅釉,呈色斑斓美丽。

 

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辽代水注有圆身、扁身或葫芦形之状,也有禽鸟、游鱼、人物等象生类型,表面施单色釉或多色釉,器形变化颇为丰富。

辽代.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此器的造型与纹饰用模印法一体成形,表面配合器形和纹饰施以+褐、绿、白之低温釉彩。(图四)+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页134。辽代.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此器的造型与纹饰用模印法一体成形,表面配合器形和纹饰施以+褐、绿、白之低温釉彩。(图四)+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页134。

四、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

盘子也是中国陶瓷的故有品类,形状多呈圆形,运用直口、敞口及花形口做变化。辽代瓷盘既有圆形和花形,还有独特的方形及海棠花形二类。

 

例如图四为辽代的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此器由辽宁省新民县巴图营子村辽代墓葬出土,盘口外翻成折沿状,弧形器壁往下收窄,腹部略浅,轮廓近似一枚海棠花朵,口沿环绕一圈卷草纹,底部压印折枝花卉,花卉两旁有蜂蝶飞舞。

 

盘体和纹饰采模印法一体成形,表面先敷化妆土,高温烧制定型后,配合器身的曲折变化与纹样分布,施加绿釉、褐釉及白釉,低温烧成三彩装饰。

 

此类海棠形瓷盘的造型源自于唐代金银器,盘内常有支钉痕迹,显示当时采支钉法叠烧的工艺。

辽代.三彩印花砚+此器的受墨处不施釉,以利研磨发墨,其余器表配合图框与纹饰布局,施加多色彩釉。(图五)+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4内蒙古》,页78。辽代.三彩印花砚+此器的受墨处不施釉,以利研磨发墨,其余器表配合图框与纹饰布局,施加多色彩釉。(图五)+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4内蒙古》,页78。

五、其他品类

辽代陶瓷的品类众多,除了上述四种器皿之外,还有一些器物尚未见于其他地区,属于本地独有之品类,亦颇受世人瞩目。

 

例如图五为辽代的三彩印花纹砚,此器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出土,器身呈圆体状,采分段模印法制作,再组合成完整的造型,砚池部分由器缘向内倾斜深入,周边保持一圈C形平台作为砚缘。

 

砚池前段露胎不施釉,以利研磨发墨,其余器表皆模印花卉,敷上白色化妆土,高温烧制定型,再依器形与纹饰需求施加绿釉、褐釉及透明釉,低温烧成多彩装饰。

 

其他的特殊器物还有套盒、扑满及鳜鱼壶等等,制作精美,釉彩斑斓,反映辽代进步的陶瓷工艺、宗教信仰及文化生活。

 

辽代本是游牧民族,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创制出富有草原民族特色的陶瓷产品。下期将以三彩为题,比较唐代、辽代及金代三彩器物的差异。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