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9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日本大阪国际博览会➀ 大阪世博以创新力与设计力再获喝采

 

 

2025年对大阪来说至为关键,在睽违55年之后,这座城市再度举办万众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不仅吸引各国旅人前来朝圣,也创下许多纪录与先例,带来再次向上升级的契机。

 

今年走在大阪街头巷尾,“脉脉”(Myaku-Myaku)的身影无所不在!这个由日本插画家山下浩平操刀的红蓝相间偶形,最初造型发想原点由细胞与水结合的意象而来;形似甜甜圈的红色头环是“细胞”,会分裂和繁殖,蓝色的脸庞与身体则为“清水”,流动时可自由改变形状。而且最奇特的是,它竟然有六只眼睛!平常只看得到五眼,一旦找到身后的小尾巴,就可以发现另外藏着一只眼睛。

多数人第一眼瞧着,总感觉它有点丑怪,但也正是这种呆萌趣味,让这大阪世博吉祥物越来越受欢迎,各种联名周边商品开卖以来,热度持续不坠。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又平息以来,日本第二度举办大型国际性盛会。许多人已在疫情期间深刻体会,尽管通过网络通讯与电子虚拟连结,貌似能够让人无远弗届,但面对面的实体交流,其实仍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更是让全世界人们彼此互相理解的重要渠道。因此继东京奥运顺利落幕,大阪也在睽违半世纪—1970年首度举办世博之后,再度卯足全力营造盛会。就算自今年四月开展至今,争论始终不休,但也取得不少亮眼成绩,展现日本令人刮目相看的创新实力。

首先,由于本次世博所在地位于大阪湾新开发的人工岛“梦洲”,因此在位处偏远的状况下,大阪市政府与筹办单位并不鼓励开车前往,并规划出不少大众运输配套设施,让大阪世博在起跑第一步,就直攻绿色永续目标。 

 

交通运具有新意 上天下海一次展现

 

为了有效快速疏运大量人流,大阪地铁在今年一月开通了崭新的“梦洲站”,以铁道运输连结市区各点。旅客一下车就会发现,簇新车站挑高相当可观,月台也颇为开阔,在设计上也特别结合折纸艺术与可回收材料,形塑出大阪新一代地铁车站的创新面貌。

负责规划的安井建筑设计事务所运用可回收铝材质,做出曲面翻折的视觉效果,将日本传统的折纸艺术以崭新手法表现于月台天花板等处,让公共美学既蕴含传统和风意涵,也展现富于现代感的流利时髦。

再来,本次世博会,也是在交通运具配套上最“绿”的一次。 

为了呼应“设计一个让生命闪耀的未来社会”命题,策展团队让梦洲成为结合自然与科技的“未来实验场”,除了肩负输运重责的地铁站,观众在本次大阪世博会还能发现氢能船、无人电动巴士、电动飞行器、轻型个人移动工具等多样选择。

比方从大阪市区,就可搭乘日本首艘零碳排的氢燃料电池船,强调零污染,可永续使用,只要40分钟就能直达会场。另外在广大会场之内,还配置了多种短程运输工具,像是十多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巴士,便穿梭在特定区域的两条路线之上,为观众展现了智能运输的未来。

汽车大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也在“未来生活区”的“未来生活村”推出轻型个人移动运具“Honda UNI-ONE”,不需要转盘或操纵杆,只要通过感应就可借由使用者的身体移动而进行操作,最高时速可达六公里。

另外另一家汽车大厂大发(Daihatsu Motor Co., Ltd)也在会场布署了一百五十组轻型个人交通工具“e-SNEAKER”,作为未来生活的解决方案。这种方便骑乘的电动车除配备可交换式电池,增加充电便利性,也具有障碍物侦测、防碰撞保护等功能,不仅可作为行动不便者在展馆之间穿梭的短程往来工具,也可作为工作人员用车,提供物品协寻、孩童走失、紧急载客、载货等功能。

而来自韩国的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除了打造行驶园区的电动巴士ELEC City,也将其中一辆电动公车改造成可供游客自由休息的空间Green Park Bus,除以“绿色公园”为主题,主打木纹和草坪为基调,营造出自然温馨氛围,也将原本放置座椅的区域改造成柔和的弧形地板,以人造草坪营造出仿佛置身小山丘的大自然氛围。

而最有看头的,还有各国已研发多年的飞天车,这次在大阪世博终于有了更具规模的具体展示与应用。虽然还无法实际载客,但由全日空、日本航空、丸红株式会社、SkyDrive等四家企业合组的联盟,不仅在园区特设展馆,向大众呈现垂直起降轻型飞行器的真貌,也在会展期间公开举办示范飞行,让大众更了解近似“飞天计程车”概念的未来交通载具。  

 

展场回廊创纪录 全球最大木构建筑成地标

 

就连展场整体环境规划,也有破格设计。最独特的就是环绕整个展场的圆环回廊“大屋根”,不仅沿用日本传统工法,打造出获得金氏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大木造建筑物”,成为会场地标与象征,明确界定出展场范围,同时也兼有遮阳回廊、户外露台、公园绿地、展望台等多重功能。

负责设计的藤本壮介一向致力于“自然与都市环境的融合”,是以“自然系”风格闻名的日本中生代建筑师,此次不仅担任大阪世博设计总监,跻身十位专家策展人之一,也以高12至22公尺、直径宽达615公尺、周长达到两公里的巨型环状木造建筑,巧妙串接园区动线。

他在2020年接下会场设计总监一职后,决定师法日本传统,巧妙将古代庙宇常见的“贯工法”榫接梁柱结构,以现代设计手法呈现,一方面让全世界看到令人惊艳的日本传统木构建筑之美,另一方面也以木料回应了全世界对于低碳与环境永续目标的追求。

行走在杉木与柏木构筑的巨大木造结构当中,“大屋根”提供了极佳的遮蔽效果,让参观民众与工作人员能够免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而登上开阔的顶层露台,则会发现屋顶被规划为天空步道与绿地植栽区,不仅可以迎着海风观赏濑户内海与落日风景,也能通过登高望远,帮助访客在84座国家/国际组织展馆和8座主题馆之间,更容易建立展区分布的方向感,进而达到“心理串联”与“动线串联”的双重功能 。

克服重重困难才终于打造出来的永续建筑范例,启用后普遍受到好评。但是目前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好不容易能向全世界展现日本营造大型木构实力之际,大阪市府却也在面临高昂后续养护费用的沉重压力下,倾向在展期后拆除或仅保留部分“大屋根”,而未能走向真正“永续”,让这座全球最庞大的木构建筑,在未来垄上一层未知的阴影。

 

▲“脉脉”像是动漫里的多眼寄生兽,虽然不合传统美学标准,却也赢得许多人喜爱。 

▲大阪世博举办期间,作为吉祥物的“脉脉”出现在展区与城市各个角落。  

▲“梦洲站”的大厅极为宽敞,可容纳大量人流迅速疏运。

▲为了快速输运,大阪市区也特设公车专用站直达梦洲岛展场。 

▲汽车大厂Honda也在本次世博推出轻型个人交通载具“Honda UNI-ONE”。

▲SkyDrive垂直升降轻型机是本次世博展示的焦点之一。

▲汽车大厂大发(Daihatsu)也推出轻型交通工具“e-SNEAKER”。

▲韩国现代汽车,将电动公车改造成可供游客自由休息的空间Green Park Bus。 

▲“大屋根”是获得金氏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大木造建筑物”。

▲挑高至少20公尺的“大屋根”,提供良好的遮蔽功能。 

▲“大屋根”的顶层也具有公园绿地、展望台等多重功能。 

▲“大屋根”屋顶被规划为天空步道与绿地,可迎着海风观赏濑户内海与落日。

▲“大屋根”以周长两公里的巨型环状木构,巧妙串接园区动线。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