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体人沈春华于新书中分享她的65岁生日心得:“和岁月不能论输赢,因为没人能赢得过,只能论交情。要她善待妳,妳便要先好好善待她。”
人生有些时候,意外的“礼物”不请自来,是惊喜还是惊吓,端看你如何看待。一日,我还没回过神来,不知市府向我这位小市民贺喜所为何来?定睛一瞧,敬老卡的通知单,已翩然降临手中。什么?所以我成了“官宣老人”?内心抽动了一下,这一天这么快就来啦!

我还没准备老啊!
除了几乎每天要缴的停车费和偶尔的罚单之外,很少感受市民和市府之间的关系,没想到敬老卡这项福利的行政效率倒是颇高,一天都没延迟,生日刚过,敬老卡通知单就寄达家里了。
第一次感觉被个别关照,原来是被通知进入官方认证的老人行列。可是我还没准备“老”啊!谁说六十五岁就是老了呢?手上的通知单,被我捏出许多条皱纹。我的“垂老”挣扎,内心小剧场演得很过瘾,这是我在异想世界的自问自答,也算是一种自我疗愈。
年过五十就被称为“老妪”的情况已很少再发生,即使来到敬老卡的年龄,许多人士保养得宜,生活充满各种可能,说我们六十五岁“仍是一尾活龙(女神龙)”,一点都不夸张。
只不过,在约定俗成的观念或政策治理的角度上,六十五岁被视为人生的分水岭,很多国家以此为法定退休年龄,高龄者的相关法令和福利制度也以六十五岁为起点,例如:让资深公民享有交通和休闲活动等各方面的优惠。

六十五岁的仪式感
迎来敬老卡,人生从心理层面到社会层面被推入“老字号”,六十五岁生日快乐,特别有福慧,仪式感在这一年也特别明显。
几位友人分别在六十五和七十岁这两年欢度生日,生日会的形式从个人演唱会到艺文巡礼再到美食飨宴,不一而足,但同样饶富意涵,展现女性面对岁月的从容和自信。
庆生活动里,邀请的都是至亲好友,分享的是一路走来的人生风景,寿星本人就是最佳节目主持人,又说又唱、行云流水。在人生旅途上,还有谁比自己更清楚有过的步履和旋律呢?
Tina是我的校友,也是成功的企业家,经营事业有方,同时重视凝聚家庭和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多年来一直有着好人缘。
为了迎接六十五岁生日,她精心规划一场“喜迎六五”个人演唱会,演唱会当天,从小学同学到大学校友,再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好友,两百多人自北中南而来,气氛热烈。
一首接一首的歌曲,既是回顾也是前瞻,生命的点滴以爱串联,在岁月行进中,虚心学习又努力开创。
另一位朋友Susan也是优质女力的代表。她的庆生会别出心裁,以支持艺文活动的心意,迎接人生的新篇章。在岁月流转中,她勇敢承担了考验和重担,岁月也在她年近耳顺之时,回报另一场幸福。
不怠慢、不傲慢、承担付出
对于不逃避人生功课的人而言,福慧从未远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淬炼我们的勇气和韧性。现代女性的敬老卡,一点都不卡,无关老弱,是人生的第二春。至于我,面对岁月不敢怠慢,不敢傲慢,感恩福报,也提醒自己勇于承担、乐于付出。
领敬老卡的这一年,我手上的工作和旅行,早已从年头排到年尾,一样的忙碌,不知老之将至。敬老卡的到来,让我更以清澈之眼,看待人生四季。
三月底的东京赏樱和五月下旬展开的北欧行,都是亲子旅行。一对成年子女在海外求学、工作多年,仍心系家乡父母并乐于陪伴,这是我成为“老妈妈”后,最感欣慰的事。
而让我压力倍增的写书计划,在我拿到敬老卡的这一年,终于也完稿了,我笔写我心,要给自己一个进阶“成年礼”。
善待每个抉择
时光流逝,确实毫不留情,这一年,距离五十二岁离开主播台,已经相隔十三年。
那是我人生第二度做出离开电视台的决定,离开我喜爱的工作岗位。十三年来,有时不免会想,如果真有平行宇宙,留在原来那个工作轨道的我,如今会有怎样的心情?是新闻工作的积累带来更大的成就感?还是不能自由来去、不能更贴近家庭和儿女的煎熬日益加剧?
岁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人生可以不断选择,但不能重新来过,时间点不一样了呀! 时光一去不复返,岁月因此教会我们善待每个抉择。
《改变20万人的快乐学》一书作者拉伊.拉赫胡纳森说:“基本上,人们是拖延着去过有意义而充实的人生,直到为时已晚。”拉伊的意思是,我们都太害怕冒险离开那份不满意的工作,改去追求让自己更开心、更有意义的生活。于是我们日复一日,把“真正的快乐与享受”延到退休以后,却没想过等那天到来时,我们恐怕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思,让向往的生活展现真义了。
看到拉伊的这段文字时,我感到自己被激励,仿佛自己成了有勇气、有先见之明的人。
但拉伊的说法并非适用每个人,所谓“更快乐、更有意义”的生活是什么?在每个人的天秤里都是不一样的。
当年,我的抉择更为难,我要离开的是一份我喜欢的工作,是外人觉得适才适所的事业,并非让我不满意的工作。只是进入知天命之年后,这个我原本乐在其中的工作,出现了束缚,而人生的天命出现另一个重心。
那时我明白,离开主播台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念想,但我也不想停留在原地,时间越来越宝贵,我只有这一辈子。
把握当下,别跟岁月论输赢
拉伊的说法有两个字很关键,那就是“冒险”。大部分的人无法一味追求自己喜爱且所谓“更有意义”的生活,因为那通常不是带给自己和家庭最大共同利益的选项,现实条件和安稳的生活,还是多数人的首要考量。
岁月的长河里,我匍匐前进,保持自觉自省,家庭是我最大的考量,但我也不想失去自我。
能够让我二度主动离开电视台,再次潇洒挥挥衣袖,是当年的环境给了条件和支持,也是因为年岁的增长,加强了自我追寻的力道,如果再早个三五年,这个决定肯定下不了。
所以,除了在元宇宙里随意改写人生,吾人也别想什么平行宇宙了。在一种抉择中,想像另一种抉择,可能是最糟糕的。把握当下,让目前的情况更好,才是正向的思维。和岁月不能论输赢,因为没人能赢得过,只能论交情。要她善待妳,妳便要先好好善待她。
岁月大无畏,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她不时丢出来的课题或难题,想要动怒回呛前,先搞清楚岁月大神的提醒在哪里?找对方向才能趋吉避凶。与岁月过招,谦卑和学习才是最好的攻防。
最棒的岁月勋章
看着手中敬老卡的通知单,很难想像却又如此真实。
那个和邻居小女孩手牵着手上幼稚园的沈家么妹,就这样走过岁月的洗礼,从进入电视台到进入婚姻;从职场女强人(我妈说的)到两个孩子的妈妈;历经媒体变革,时光和科技快速运转……,小女孩一路被推到了资深市民的此时今朝。想到底,这张“敬老卡”得来不易啊!
虽曰“老”,实为“敬”,没有扎扎实实活了六十五载,穿越无数个日月星辰,通过一个又一个不曾想到的课题,在不足为外人道的笑与泪中,继续前行……这张卡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我们的青春、梦想、风雨、拚搏、爱与付出,全都镌刻在这张卡里了。和岁月做了超过一甲子的朋友,即使有过龃龉、互看不顺眼,总也越来越磨合了。
六十五岁生日快乐,敬老卡,不卡。它是自己写下的勋章!
名人档案×沈春华
资深新闻人、媒体人。就读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大四时,即获得第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机会,而后陆续参与多个节目,短短六年拿到六座金钟奖。二十八岁时,赴美国南加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传播管理硕士。历任中视新闻及八大电视新闻主播,台视、中视、公视、中天节目主持人,再添七座金钟奖,为电视金钟奖举办以来最高纪录得奖者。

好书推荐
《在岁月里淘金,一闪一闪亮晶晶》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沈春华
金钟主播沈春华写给妳的情书从职场的高光时刻,到自在生活的探索,用岁月淬炼智慧光芒,将生命起伏化作文字,给曾被时间打磨却依然闪亮的妳,这不仅是她的告白,也有妳的故事。